泥鳅养殖中怎么培养好水质_泥鳅养殖技术 池塘

养殖技术055

池塘养殖泥鳅需要什么样的水质?水质出现老化该如何解决?

含适量的溶解盐类;溶氧丰富,几乎达到饱和;含适量植物营养物质及有机物质;不含有毒物,PH值在7左右。

清塘消毒养殖泥鳅的池塘最佳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即能有效地除害灭病,又可改善底质,增加肥力。一般水深在10cm支配,每亩用生石灰50kg加漂白粉15kg溶水全池倾注。

泥鳅喜欢中性或偏酸性的环境,水体ph以5-2为宜。水体透明度保持在15-20cm左右。

泥鳅养殖中怎么培养好水质_泥鳅养殖技术 池塘,第1张

放养前准备。(1)建塘要求:泥鳅池塘面积需要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要1。5米至1。

一是你去的饲养环境要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进行。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和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不能作为养殖用水。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一是底肥饲养法。在养鳅池底将有机粪肥、稻草相间铺放,厚约30厘米,按每平方米撒生石灰150克后再铺上10厘米肥泥,注水1周后可放养泥鳅。

2、播种。泥鳅苗上塘时间为每年5月,种植密度为1500-2000只/m2。鱼苗投产过程中,要注意放养前的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cm时,可根据水情适当追肥。

3、泥鳅应保持在24-27℃的最适水温范围内。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故可用米糠、小麦、蝇蛆作饵料,一般一日三次。摄食率通常由摄食量决定。

4、泥鳅怎么养殖 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5、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如下:池塘建造 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泥鳅鱼养殖技巧

池塘建造: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池塘的周围需要以网片、塑板或瓷板做围墙,以防蛇、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

泥鳅养殖期间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水中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每天清理和打扫饵料台,减少细菌滋生,水温保持在22-28度最佳,另外在泥鳅的繁殖季节,亲鳅产完卵后及时捞出鱼卵,以免被泥鳅吃掉。

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豆渣、豆饼、麦麸、米糠、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

养殖准备 池塘的深度在5m-8m之间,池底淤泥的pH值为中性(ph为7),池塘的塘壁要夯实,不能漏水,最好在池塘建一个排水口和进水口,同时每亩池塘配备1台增氧机。

建设场地想要养殖泥鳅,就要在场地的建设上开始准备。场地一般是选择泥底的鱼池,如果是水泥地则需要铺上15-20厘米的泥土为底,面积一般在1亩左右即可,在进行投放之前要对池底泼洒生石灰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泥鳅养殖中怎么培养好水质

根据看水养鱼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认为适合泥鳅养殖的优良水质应是“肥、活、嫩、爽”。

养泥鳅要培养好水质,需要每隔4~5天向鳅池泼洒粪肥1次,每平方米50~100克,保持水体透明度15~25厘米,鳅池每周换水2次,每次换水30厘米。若池内有微流水则无须常换水,但要防止水质恶化。

在放养泥鳅苗20天前,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同时可以在池子里种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等,帮助改善水质。放养泥鳅苗10天前,泼洒适量氨基酸肥,清除池塘中的杂草。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

一般在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是最好的。水温管理。

养泥鳅要具备池塘条件、水质条件等条件,养泥鳅要从清淤消毒、饲料选择、日常管理等方面去养。

养泥鳅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泥鳅养殖需要干净的水源,最好是选用偏碱性的水,如果觉得水性太酸了的话,可以在里面加入少量的石灰进行改良。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

水质:根据泥鳅的生态习性,养殖用水的溶解氧应在0毫克/升以上,ph在0-8.0之间,透明度在15厘米左右。土质:土质对泥鳅养殖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