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培育配方

农资资讯038

野生桑黄如何陪植?

一、桑黄怎么栽培

首先,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的桑黄大棚,要求大棚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然后制作培养料,并进行高压灭菌,待料冷却后放入无菌室内接种。接着将已接种的菌袋移入消毒好的培养室内,分层排放。最后做好出黄管理和采收后管理工作即可。

桑黄培育配方,第1张

二、桑黄管理技术

1、发菌阶段

(1)发菌期间,培养室内保持22-28℃,空气相对湿度要求50%-60%,每天通风30分钟,每隔5-7天上下翻动一次菌袋,菌丝体达到2/3时,移入培养室,松开料袋口,用手轻轻提起,留下一点间隙。

(2)棚内最好是散光,避免强光直射。一般经过25-32天左右,菌丝可以长满料袋。个别料袋菌丝发育不匀,可挑出单放。

2、出黄管理

(1)在菌丝长满后,可以用刀片将两端切成5分硬币大小的圆形口,使其变黄。发黄时棚温保持在18-26℃,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提供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气。保持地面有浅水层,每天向墙壁周围和空间喷水3-4次。

(2)每天上午8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打开门和通风口换气,气温低的时候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换气。原基膨大3-5天,逐渐形成菌盖,要增加喷水保湿,气温过高要喷水控温。通风不良易出畸形桑黄,出现畸芽要及时割掉。

(3)当菌盖颜色由白变浅黄再变成黄褐色,菌盖边缘白色基本消失,边缘变黄,菌盖开始革质化,背面弹射出黄褐色的雾状型孢子时,表明桑黄子实体已成熟,即可及时采收(从割口到采收一般需50天左右)。

3、采收及采收后管理

(1)桑黄采收前一周停止喷水,关闭通风口,通道地面铺上塑料薄膜,以便把散发的孢子粉收集起来。采收桑黄时从柄基部用剪刀切下或用手轻摘,有条件的烘干或晒干至含水量12%,装袋置于干燥的室内保存或出售。

(2)采收桑黄后,除去料袋口部的老菌皮,培养袋重新排放于棚内,提高湿度至90%-95%,温度仍保持在25℃左右,一周后,又可在原来菌柄上继续生长出子实体。按照前一阶段的方法培养管理,约25-30天又可采收第二茬,一般可采收3-4茬。每100公斤干料可生产干桑黄成品3公斤以上。

黄桑菌怎么种植?

在靠近水源处搭建桑黄棚,严格消毒后再放培养料。制作好培育料后进行装袋,经过灭菌处理后再进行接种。

发菌期间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每隔一周翻一次,等菌丝长满菌袋三分之二时移入培养棚。

菌丝长满后要保持棚内充足的氧气、散光照射、定时通风等,实时采收

桑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桑黄的种植条件

1、桑黄适合在营养丰富、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种植桑黄要把温度控制在20-23℃左右,空气中的湿度控制在90%左右,养殖的地方要定期通风换气,这样可以给桑黄提供充足的氧气。

2、桑黄种植时间在每年的2月份,桑黄菌在春末夏初、夏末秋初等时候生长比较旺盛。2月份的时候种植桑黄,3月份就可以对菌袋进行栽培,5月份之后桑黄菌就生长成熟了。

3、种植桑黄的时候要用桑枝、杜仲树的木屑、中药材废料等材料混合配制培养土,然后把培养土装袋并进行消毒处理,再把桑黄菌接种在菌袋上,每天要向菌袋喷洒一次水分。

4、在接种3天之后,桑黄菌的菌丝开始生长,这个时候不宜翻动菌袋,避免损伤菌丝。在接种7天之后菌丝遍布培养土,这个时候子实体开始生长,要注意定期进行通风,提高环境中氧气的含量,这样有利于桑黄菌生长。

桑黄是怎么形成的?

桑黄是桑树上的一种寄生真菌,它主要在春季到夏季之间生长,一般在桑树的枝干、叶子或者根部寄生生长。桑黄的形态有点像蘑菇,但是相比于蘑菇更柔软和水润。

2

/4

桑黄的培育

桑黄的培育主要依靠桑树作为寄主,并且需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首先,必须选择健康的桑树作为寄主,一般选用3-6年生的桑树比较适合。然后,在桑树上开凿孔洞,大小和数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然后将桑黄菌丝塞入孔洞中,并用黄泥或黄泥土堵住孔洞,等待3-6个月左右,桑黄就会生长出来。

3

/4

桑黄的采摘

桑黄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需要较高的湿度和较凉爽的气温才能生长出较好的桑黄。如果环境条件不是很理想,可能会影响桑黄的生长和品质。采摘时,只要把桑黄菌盖摘下即可,不需要连根拔起。

三黄药材种植方法?

1菌材的准备:1.1树种的选择杨树、桦树、柞树、桑树等阔叶树均为栽培桑黄的良好树种,但桑树上生长的桑黄子实体入药最佳,因为桑树自身也是中药材的一种,桑黄在利用桑树上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时,可以吸收桑树中的有效成分,这就是桑树桑黄好于其它树种栽培桑黄的原因所在。

1.2最佳采伐期 树木休眠后和第2年萌发前,此时树干的营养最丰富,为最佳采伐期,采伐树木主要采用砍伐枝桠材或间伐两种方式,将采伐的树木放在通风阴凉处,以免长杂菌。在用之前,将采伐下的树木和枝桠材截成15~20cm长的木段,并对木段表面进行修理,有树结的地方易长杂菌,且易扎破塑料袋,因此将其修平,去掉毛刺,避免造成生产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菌种与菌棒的制备:2.1原种的制备首先选优良的麦粒,去除虫蛀粒及石块等杂质,用热水浸泡后,装瓶进行高压灭菌,在121℃下高压灭菌1.5 h。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人优良的桑黄母种,于28℃的恒温室中培养。优良的桑黄菌株一般30~45 d即可长满菌种瓶(具体视菌种瓶的大小而定)。.由于桑黄菌株极易退化,因此,接种前一定注意选择生长旺盛的菌株,否则使用了退化的菌株,不但生长速度慢,且易染杂菌,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2菌棒的制备选用直径17~25cm×40~45cm的高压菌种袋,将锯好的木段,用水浸泡后,装入高压菌种袋中,细的枝桠材扎成直径16~24cm的把,扎实,以免刺破菌种袋;粗木段直接装入高压塑料袋中,木段的两头填充一些麦麸和木屑的混合物,这样既利于发菌,又可避免木段断面的木刺刺破菌种袋。菌棒经灭菌后,接入优良的二级麦粒菌种。将接种后的菌棒置于25℃恒温的培养室中发菌,桑黄菌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8℃,由于桑黄菌丝生活力比较弱,菌棒发菌时间长,如将菌棒放在28℃下培养,大量的菌棒堆在发菌室中,杂菌繁殖快,菌棒极易被污染,造成浪费。因此,将菌棒放在25℃的条件下可减少污染。桑黄菌在菌棒发菌阶段,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有光,菌丝很快变黄老化。桑黄菌不易与其它药用菌、食用菌同室发菌,由于药用菌、食用菌均为好气菌,而桑黄菌生活力弱,与其它菌同室发菌,无法与其它菌竞争培养室中的氧气,造成生长速度减慢,易染杂菌。

3栽培场地的选择和大棚的搭建:3.1栽培场地应选在易管理,水、电比较方便的地方;地势平坦及缓坡地均可。整地:栽培场地选择好后,去除土中的石块,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菌棒下地前,在土中撒些生石灰。

3.2 桑黄栽培主要采用塑料大棚,大棚上覆盖遮阳网或者覆盖草席,利于温度的控制。如果条件允许,采用可以控温的大棚是桑黄菌高产、稳产的关键。大棚搭建好后,将菌棒成品字形或正方形埋在处理好的土中,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在土面上。菌袋可采用全脱袋或环割两种方式。全脱袋菌棒易干,应在菌棒上方盖一些保湿效果好的湿沙;环割一般保湿效果好。

4.出菇和栽培管理 桑黄菌的出菇管理与灵芝等药用真菌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气、除草、防杂菌等几个方面。但具体管理上又存在差异。由于桑黄菌生活力比较弱,因此管理上应细心、认真,做到随时出现问题随时解决。

4.1温度管理 桑黄属于高温型药用真菌,其出菇温度在25~30℃,温度低于25℃,高于30℃子实体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子实体最佳生长期在春秋两季,夏季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子实体方可正常生长。变温处理,如昼夜温差的刺激利于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

4.2湿度管理桑黄菌子实体的形成需要高湿的条件,土壤湿度达50%~60%,空气湿度达90%以上,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甚至将桑黄菌棒的一头泡在水上,菌棒顶部照样有桑黄子实体形成和生长。

4.3光照 桑黄子实体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光照,子实体发生期的光照应适宜。光照太强,一方面子实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棚内温度升高,也抑制子实体的生长。一般棚内光的透射率以10%左右为佳。

4.4通气 桑黄菌与其它药用真菌一样,通气是子实体形成的重要环节,氧气不足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子实体颜色由亮黄色变暗黄色。每天通风换气至少2次以上,早晚各1次,特殊情况还应具体分析。如棚内温度过高,除喷雾降温外,还可以强制通风的方式降温。在进行桑黄栽培中发现,夏季高温季节,桑黄菌生长停止。为了提高桑黄的产量,早春、晚秋季节,将遮阳网放在棚内,既可遮阳,又利于棚内温度提高;菌棒发菌快,做到增产、增收。夏季高温季节,将遮阳网放在棚外,在遮阳的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桑黄别名:猢狲眼、桑耳、针层孔菌、桑臣等,是一种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在杨、柳、桦、栎等树干上也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