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农资资讯037

农业标准化指的是什么?

农业标准化指的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耕种、肥料使用、灌溉、收获、包装、储存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 农业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生产问题和损失,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的重视,农业标准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政策,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方式。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对标准化的农产品越来越青睐。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第1张

农业的标准化流程?

①农业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的标准。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技术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定义、计量、包装、运输、贮存、科技档案管理及分析测试标准等。

②种子、种苗标准:主要包括农、林、果、蔬等种子、种苗、种畜、种禽、鱼苗等品种种性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包装、运输、贮存、标志及检验方法等。

③产品标准:是指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制订的标准。主要包括农林牧渔等产品品种、规格。质量分级、试验方法、包装、运输、贮存、农机具标准、农资标准以及农业用分析测试仪器标准等。

④方法标准:是指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而制订的标准。包括选育、栽培、饲养等技术操作规程、规范、试验设计、病虫害测报、农药使用、动植物检疫等方法或条例。

⑤环境保护标准:是指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以及其它有关事项制订的标准。例如水质、水土保持、农药安全使用、绿化等方面的标准。

⑥卫生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体和其它动物身体健康, 对食品饲料及其它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订的农产品卫生标 准。主要包括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其它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允许量的标准。

⑦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是指围绕农业基本建设中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以及农业工程构件等方面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如塑料大棚、种子库、沼气池、牧场、畜禽圈舍、鱼塘、人工气候室等。

⑧管理标准:是指对农业标准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如标准分级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办法及各种审定办法等。

关于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制度,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农业标准化的内容有哪些?农业标准化的内容有?

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业标准体系、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产品 评价认证体系。3个体系中,标准体系是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涵 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 产经营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质量监测体系是保障,它为有效 监督农业投人品和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产品评价认证体 系则是评价农产品状况、监督农业标准化进程重要体系。3个体 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农产品标准化的意义?

经常看一些农产品滞销的新闻时,留言评论总少不了一些较为过激的言语,比如说:“就知道从外国进口,国内的都销售不出去……”、“国内的都销售不出去,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等等。实际上,从外国进口粮食,自然有其复杂的原因。但如果从纯市场的角度来看,就按照目前的农产品质量,滞销问题还要大,卖不出去的农产品数量还要多,谁叫你的质量没人家的好?消费者选择质量上乘的农产品,这个本身就没毛病是吧!

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农产品能够找到更好的销路,让我们的农业更加强大,国家层面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目的都是旨在解决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我们都知道,目前,尤其是在很多山区,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经营仍然占很大比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质量达不到相应的市场标准,且安全质量也堪忧。

这样一个供给质量不高的农产品市场,无法应对来自于国际市场高标准的农产品市场冲击,于是,农业标准化生产就被提上了日程。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理念产生于国外,而标准化生产最初是在工业领域出现,因为有标准化的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后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于是便借用了工业标准化生产的理念,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的生产和管理轨道。这种标准化的农业生产,让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了提升的同时,也让农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农产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标准。这种标准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主要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农机、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涵盖了农业生产的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园区建设、动物防疫、认定认证、包装标识、检测检验等各个环节,贯穿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从这种复杂的系统来看,要建立一个成熟的标准化指标,是一件旷日持久的过程。首先,从建立每一种农产品的地区标准和行业标准来看,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庞大工程;其次是要按照特定的标准来进行生产,有赖于我们农业从业者素质的提升,可以这么说,制定标准简单,但要真的把这个标准不打折扣的生产出来就困难了。

因此,农业生产标准化不在于怎么标准化的问题,而是谁来标准化的问题。似乎靠我们有着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户完成不了这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所以,需要国家层面的主导,地方政府的主推,基层管理人员主讲,经营主体具体操作。由于我们的实际是分散的小农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所以需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来示范带动。

既然这项工程这么复杂,操作起来难度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呢?上面我们也提到过一点,即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具体来讲,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好处:

一是增加农业从业者收入。因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按照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就会倒逼我们的农业生产者更加注重精准化的市场生产。也就是说,在标准化的生产过程中,农业从业者就会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防止盲目生产、不规范生产带来的弊端,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农产品滞销的概率,从而增加收入。

二是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按照一定的市场标准生产出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本身就需要质量上的保证,所以就需要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和衡量标准。这个标准主要包括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其它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标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生产的科学管理能力、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储藏、运输等等各方面。这样一来,农产品质量不仅变得容易控制,也有了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农民只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生产,就能较好地把握产品品质,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三是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标准化生产需要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价,对农产品的产地进行认证管理,所以,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制定一个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的标准。例如水质、水土保持、农药安全使用、绿化等方面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也会促使人们去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也就会对农业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