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米质标准

农资资讯051

大米质量标准是什么?

我国新的国家标准对食用商品大米的分类与分级有明确的规定:籼米和粳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共四个等级;籼糯米、粳糯米、优质籼米、优质粳米、优质籼糯米和优质粳糯米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共三个等级;

一级大米: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百分之90以上;二级大米: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百分之85以上;三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百分之80以上;四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百分之75以上。

优质稻米的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和食味品质有哪些指标?

稻米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状,包括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

农业部米质标准,第1张

加工品质又称碾米品质主要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包括粒形、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等。蒸煮和食用品质包括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米饭食味。

营养品质主要包括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矿物质含量。

卫生品质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化学肥料的污染程度,不属于稻谷品种评价指标。

整精米率是碾米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NY/T593)规定。 粳稻谷一、二、三、四、五级整精米率分别为≥72.0%、≥69.0%、≥66.0%、≥63.0%、≥60.0%。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17891)规定粳稻谷一、二、三级的整精米率分别为≥66.0%、≥64.0%和≥62.0%。

粒形和垩白度是外观品质中的主要指标,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NY/T593)规定粳稻谷垩白度一、二、三、四、五级分别为≤1.0%、≤3.0%、≤5.0%、≤10.0%、≤15.0%,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17891)规定粳稻谷一、二、三级的垩白度分别为≤1%、≤3%、≤5%。粒形属于稻米分类指标,不是分级指标,因此没有规定。

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理化指标是间接评定稻米食味的指标,由于北方粳稻这些理化指标差异较小,因此对食味的区分比较困难。目前,米饭感官食味品尝是判断食味好坏最有效的方法。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17891)规定粳稻谷一、二、三级的食味评分分别为90分、80分和70分。

大米执行标准nyt832是什么?

这是一个国家农业部发布的黑米执行标准,不是大米的执行标准。

NYT832是黑米的农业部标准,目前在使用的版本是NYT832-2004。

该标准规定了黑米的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收购、作、运输、加 工 销售的商品黑米。

南方大米执行标准?

DB32∕T 1843-2011 南粳46稻谷地方标准

南粳46,粳型常规水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适宜江苏省太湖地区东南部。

南粳46的突出优点是稻米品质优。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7年检测,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20.0%,垩白度2.4%,胶稠度8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国家大米最新执行标准?

最新执行标准是GB 2716-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大米》。

该标准于2020年5月1日实施,是中国针对大米制定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大米产品的基本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限量指标、检测方法等内容。其中包括:

大米产品基本要求,如颜色、外观、气味、口感、贮存性等方面的要求;

食品添加剂使用数量和范围的规定;

其他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和检测方法;

大米产品标签、标志、说明书等的要求。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大米的质量要求也有所差别,分别明确了糯米、香米、糙米、粳米、籼米等各自的质量评价指标。该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同时也是国家对大米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