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鱼虱最有效办法

农资资讯026

鱼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侵袭性鱼病

鱼虱是一种小型甲壳类水中害虫,外形似臭虫,俗称水臭虫。一般寄生在2厘米以上的鱼体各部位,腹下和鳍、尾上尤多。鱼虱以其口刺刺伤鱼体表组织,吸取血液与体液。 鱼虱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是附着在观赏鱼体表的一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此病常在春季发生,为鱼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鱼虱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是附着在观赏鱼体表的一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此病常在春季发生,为鱼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治鱼虱最有效办法,第1张

病原体

鱼虱是一种小型甲壳类水中害虫。外形似臭虫,俗称水臭虫。体透明青白色,体长3-5毫米,背甲宽3.1-3.7毫米。一般寄生在2厘米以上的鱼体各部位,腹下和鳍、尾上尤多。鱼虱以其口刺刺伤鱼体表组织,吸取血液与体液。由于它体色透明,寄生在鱼身上时,随着鱼色而变化其体色,不仔细观察不易发现。

鱼虱病

传染途径

鱼虱是即可牢固地附着在鱼体上,又能随时在水中自由游动的虫体。它可以任意转移到另一条鱼体上,也可顺水漂游寻找寄主。鱼虱生存在河沟、水坑中,5-8月为繁殖的旺盛期。饲养者到河沟、水坑中捞取水蚤(鱼虫)时,一些鱼虱的卵或幼体也随着水蚤一起被捞回。喂饵时如不注意发现而投入鱼池,就会造成虱害。有的鱼场将鱼投放在河湖或大水坑中采用网栏或网箱饲养,鱼虱顺水游动钻进网眼附着于鱼体上;有的在往鱼池(盆)中栽放水草之前,未对采集的水草消毒检查,依附在水草上的虱卵在金鱼池中得到繁殖而造成虱害。

症状

鱼体有鱼虱寄生时,因为鱼虱破坏鱼体表组织而有疼痛感,呈现出极度焦躁不安,或跃于不面,或急剧狂游,百般挣扎,翻滚等现象,十分痛苦。当2-3只鱼虱寄生在金鱼一侧时,鱼体就失去平衡,并沿池(盆)壁摩擦,企图擦掉鱼虱,但是很难擦掉。7-8月份天气炎热,严重时鱼虱布满全身,鱼体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变红,不断地分泌粘液,全身被一层粘液包裹着,上面密布着鱼虱。鱼虱以其类锐的口刺和锯齿状的大颚,不断地刺伤鱼体皮肤,撕破表皮,使血液外溢,呈鲜红血斑,再以口管吸食,口刺分泌的毒液对鱼体产生强烈的刺激。由于鱼虱能在鱼体表面自由爬行,活动范围很广,给鱼造成很多伤口,又使鱼体发炎溃疡,致使病菌侵入和继发水霉菌感染,病鱼无力游动,懒于摄食,从而加速死亡。

鱼虱怎么吃?

1. 鱼虱属于寄生虫,通常是靠吸取鲤科鱼类的体液为生,它们通过嘴部附着在鲤科鱼的身体上,采取吸食的方式进行摄食。2. 由于鱼虱属于寄生虫,对于鱼类来说会对身体健康和生长造成威胁,所以在养殖和捕捞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防治。3. 防治鱼虱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比如使用药物浸泡鱼类或者进行电击等物理方法来清除鱼类身上的鱼虱。

鱼池有鱼虱用氯还是盐?

用盐,盐水能使鱼虱从鱼的体表脱落。

鱼虱是体表寄生虫,有多个种类,此虫状似龟鳖,平扁,大小盘径2?16毫米,4?5 毫米的居多,虫体透明,有点带淡绿色。该虫吸附在鱼体表面,会时常移动,在鳍和鳍基比较多。此虫个体大,诊断容易。受害鱼常感不安、骚动,偶尔狂游,食欲下降,身体消瘦,鱼虱的大颚扎破寄主的皮肤 ,会造成寄主感染、体表发炎。该病严重时可造成幼小个体的批量死亡。

怎么样才能杀死鱼身上的寄生虫?

鱼缸彻底换水,消毒,然后如果可以看见的寄生虫就用镊子清除,然后在容高消毒,去买点治疗外寄的药,定期投放,起到预防的效果一般药物对 卵无效,故需每隔2~3周重复治疗数次,才可完全根除。 1.好必定(ABATE 500-E)乳剂使用浓度0.1~0.2ppm(每10吨水使用1~2c.c.)。 2.地特松(Trichlorophone)使用浓度0.2~0.5ppm(每10吨水使用2~5公克)。 用镊子将鱼虱逐一夹出,或将病鱼放入百分之一的食盐水中,经过一、二天便可消除鱼虱,亦可将100公升的水溶入1公克的高锰酸钠,浸浴1小时。一般不会传给人,但小心为妙。1.定期使用药物防治。 2.晒坪,干燥可杀死 卵及幼 ,成 。 3.增加水流量,可减少鱼虱感染的机会

龙鱼体表长鱼虱和锚头鳋该怎么处理?

治疗方法如下:使用“大鱼”鱼虱箭虫清(Flea & Anchor Worm Clear)两至三次即可有效对锚头蚤进行杀灭,配合使用“大鱼”AB杀菌灵(AB Bacteria Cure)可修复寄生虫对鱼体表的伤害,提高治愈速度。(提示:杀灭锚头蚤等顽固性寄生虫,不但要选用效果较好的药,更加要坚持多次用药的原则,确保杀虫彻底,防止复发。)下面是对病症的介绍:龙鱼有狂躁不安情况出现,狂游或擦缸擦底。仔细观察可以在龙鱼背部、鳍基部或鳞片下,可发现有约5-8毫米长的细铁丝状物寄生,甚至有时也能在龙鱼嘴里或鳃丝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