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三宝是什么

农资资讯032

阳江传统文化是什么?

老阳江珍品:指刀,阳江豆豉,漆器

阳江珍品:是指阳江豆鼓,小刀,炒年糕

阳江三宝是什么,第1张

豆豉。阳江豆豉,历史悠久,颜色,味道和美容用传统的方法,优良的调味品提出了在广东省和国家奖,卓越的产品以优质的产品。

刀:阳江刀很长的历史,中国和国外知名品种繁多,美观,锋利,在国内和国外销售。

漆。阳江漆器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艺术和手工艺,东方民族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之一。

阳江炒年糕:著名的神圣粤香占炒年糕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广东省阳江市阳江正统古碳烘烤本质的香港炒年糕,连同独家秘方,材料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巧妙的烘烤出来油炸米果香溢出四方回味无尽的欢呼阳江市新三宝之一,被称为“阳江一绝。”

阳江大角湾特产?

大角湾特产有阳江十八子,阳江十八子被誉为“中国第一刀”,是“中国驰名商标”。外地人提起阳江,最先想到的就是十八子,已经成为了阳江的名片。还有阳江豆豉,阳江豆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色泽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风味独特、鲜香可口,是“阳江三宝”之一。

阳江特产有什么?

阳江特产很多,首选阳江三宝,漆器,小刀,豆豉!!

除了这些还有炒米饼,猪肠碌,阳春春砂仁,马水桔,岗美腊鸭,阳西益智………多不胜数,几乎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产!!

广东阳江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哪些方面?

阳江的经济主要来源有:出口菜刀,小刀,剪刀,海鲜等;没有什么大国企,不过近年来,发展速度飞快,加上核电站的建设,相信促使阳江经济更大的发展阳江是广东省四大传统手工业基地之一,个体、私营经济发达,“阳江三宝”——小刀、漆器、豆豉闻名中外。为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实施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到2003年底,全市民营企业3.8万家,其中民营工业企业8268家。1999年以来,民营经济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53.6%提高到去年的69.3%。2003年民营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7.9%,培育了喜之郎果冻、美景牌冷却塔、YC深沟球轴承、旺通饼干、十八子菜刀、银鹰剪刀、永光剪刀等一批省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先后落户阳江。2001年,阳江被授予“中国刀剪之都”称号。阳江刀剪产品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工业已形成了五金、稀土、机电、建材、冶金、制糖、食品、纺织、服装、森工等十大工业支柱行业。阳江海(岛)岸线长达476公里,占全省的1/10。海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滩涂和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1638平方公里。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历史悠久,盛产鱿鱼、鱼翅、对虾、花蟹、马鲛、牡蛎等。全市拥有7个国家和省认可的渔港。市委、市政府立足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大打“海洋牌”,促进海洋了海洋渔业稳步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吊桩牡蛎和泥蚶养殖基地、广东省重要对虾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举办南海(阳江)开渔节,打造海洋渔业品牌。1999年以来,全市水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连续10年居全省第一。2003年全市水产品总量86.4万吨,比1998年增长18.9%,年均增长3.1%;渔业总产值42.4亿元,比1998年增长37.1%,年均增长6.5%,其中出口总额1.2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9倍,年均增长58.8%。阳江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泉、湖、林、洞遍布全市,自然旅游资源品种全、品位高、空间组合佳,在广东省首屈一指。近年来,阳江市每年举办旅游文化节,把旅游、文化、体育、会展、商贸结合起来,提高阳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2001年阳江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海陵岛大角湾风景区荣获国家AAAA级滨海旅游风景区、省级科技旅游示范区和省文明景区称号。2003年阳春凌霄岩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23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亿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51.5%和71.7%,年均增长8.7%和11.4%。认真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降低营商成本,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机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支持民营生产型企业自营进出口,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发展。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出口总额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5%。随着全国最大的核电项目——阳江核电站、阳西火力发电厂、华润阳西风电场、阳西核电站(筹备中)、阳春抽水蓄能电站、海陵岛风力发电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超千亿元投资的重大项目的带动,阳江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项目的建设必将牵动带活阳江的全面发展。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641.8亿元,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约26500元,增长1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增长26.8%。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28亿元、贷款余额158.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4.2%和16.8%。单位生产总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5%和12.6%。节约用地取得新成效。阳江是粤西地区当之无愧的“快马”。2009年的1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阳江有11项在粤西位居第一。阳江是全省经济增速第一集团军中的“快马”。2009年,阳江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外贸出口值、实际利用外资、合同利用外资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分别在全省排第七、第五、第三、第六、第四、第一和第一位。2009年,全市水产总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达100.16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首破百亿元大关,达11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首破万元大关,达到10345元,水产品出口额首破3亿美元大关,达3.09亿美元。 居广东省首位

阳江豆地村名由来?

关于阳江豆地村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平冈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窦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病死了。剩下窦氏带着儿子,住在漠阳下游一间又矮又破的土地庙里,靠乞讨度日。一天,娘儿俩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窦氏娘舍不得吃完,就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里。一晃过了一个多月。一天遇上刮风下雨,没法出门讨吃。窦氏记起黑豆,打开瓦罐一看,黑豆已经发了一层厚厚的霉。日子太苦,发霉的豆子也不能浪费啊。窦氏把霉洗干净,吃了一点点稍稍填下肚子,剩下的重新放进瓦罐。为免得熟豆子再发霉,她特意在上面撒了一把盐。

又过了十几天。娘儿俩出远门乞讨归来,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是瓦罐中的熟黑豆散发出来的。拿出一尝,香浓可口。这意外的发现令窦氏兴奋不已。从此以后,窦氏都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她去世以后,她的儿子把泡制熟豆的方法教给父老乡亲。为了纪念窦氏,乡亲们把这样制出的熟豆称为“窦氏豆”,后来简称“窦氏”。因为是豆制品,改名“豆豉”。

岁月流传,窦氏的事迹早已不可稽考。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给豆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阳江豆豉能够挺立数百年而不倒,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风味有独到之处。先说原料,生产阳江豆豉选用的都是阳江本地区所产的黑豆。因为其皮薄肉多,颗粒适中,皮色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此外,在高温浓缩下,其它种类的豆豉会成为糊状,而阳江豆豉依然颗粒玲珑,豉味更加浓香。如曾获国家金质奖的广东“豆豉鲮鱼”罐头,就是以阳江豆豉为主要辅助原料制成的。不少地方生产的豆豉中含有水分,阳江豆豉却是干的,这样更卫生,运输更方便。由于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品质优良,阳江豆豉被港澳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和所有的豆豉一样,阳江豆豉能和百味,它既能给菜肴增香添色,又能刺激食欲,只要放进少许,就能使食品别有一番风味。阳江豆豉豉肉松化、味道鲜甜、鲜香可口、富于营养,乃是蒸鱼、肉、排骨和炒菜之调味佳品,所以,长期以来,阳江豆豉成了家喻户晓的调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阳江豆豉生产制作历史已有近千年,是“阳江三宝”之一,历史悠久、中外驰名。选用本地产的黑豆为原料,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历时二个月的时间发酵酿制而成;色泽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是调味佐膳佳品,也是食品加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