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制硝最简单方法

农资资讯027

制硝师提取硝的过程是完全靠手工完成的。首先他们需要收集硝土,硝土通常在老房子的墙根上,其中常含有一些类似盐一样的白色小颗粒,有经验的制硝师用舌尖一尝就可以初步判断硝土中硝的含量。

找到高品质的硝土后,制硝师就要用一端带有铁片的长木棍将硝土刮下来收集起来,为了避免硝挥发制硝师还要将草木灰撒在收集好的硝土上,否则硝会蒸发掉。

随后,制硝师要将收集好的硝土淋硝水,这是熬硝的第二道工序:要在地上挖一个淋硝池,池子的大小不固定,通常深50厘米,池壁上镶满了瓦,池底则用不漏水的胶泥涂抹后架上木架和芦苇垫,同时制硝师会提前在池底打一个小孔,这个小孔同池外的一个小瓮相连接。

民间制硝最简单方法,第1张

硝土倒人制硝池后,制硝师会慢慢地在硝土上倒上水,水流过芦苇垫上的硝土,将硝土中的硝溶解,并且顺着池底的小孔渐渐地流到池外相连的小瓮里,这就是富含着硝的硝水了,这个通过水来淋出硝土中硝的过程就叫作“淋硝"。

淋硝时制硝师可以用一枚新鲜的鸡蛋来随时判断硝土中残留的硝的含量,制硝师会将鸡蛋放在池中,若是鸡蛋能浮出水面,就说明池中硝含量较高,若是鸡蛋沉人了水中,就说明硝土中的硝含量已经不多,可以停止淋硝了。

接下来,制硝师就要开始熬制硝了。将淋出的深红色的硝水倒进锅中,将炉火烧旺,待锅中的硝水滚开之后再将炉火调小,用小火慢慢地敖直至硝水熬成浓稠状为止。

这个步骤的关键是判断熬制火候以及何时停止熬煮,这完全依赖于制硝师的经验和技术,也有一些制硝师发明出了自己判断硝水是否需要重复熬煮的小技巧,例如滴取少量的硝液,待其冷却后观察,若其呈固态则说明硝液已经熬煮好了,可以停火了。

此时,制硝师就会慢慢地将锅中剩余的液体舀出,这时就能看见锅底布满了白色的晶体,这就是熬出的硝盐了,而舀出的硝水便是卤水。在民间,卤水的用途也有很多,用它作为肥料浇地能够极大地提高土壤的肥力,用它来点豆浆也可以制成豆腐。

之后,制硝师还需要对硝盐进行加工才能出售,首先把硝盐放在布中包裹起来,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包有硝盐的布包,接着将布包放在草木灰中,用草木灰来吸干硝盐中残留的所有水分,最后,将硝盐和一定量的水胶一同上锅敖煮熬稠之后冷却就形成了大的硝盐晶体。

硝制皮毛简易方法

把经软化处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匀,上压生物,使其沉浸于液面之下,并每天翻动一次。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成品从缸内捞出后不要沾生水,随即晾干及铲软处理以得至成品。

皮毛硝制法是我国传统的毛皮熟制方法。这种方法取料方便,产品柔软,毛被色泽较白,皮板的抗张强度较高。但产品耐水和耐温热性差,有臭味,对生产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采用。

硝液配制:取硫酸钠(芒硝)10公斤溶于100公斤水中再加面粉25公斤拌和均匀即成。硝液用量约为毛皮重量的10倍。

熬硝是干什么的

熬硝可以用来做卤水点豆腐。

熬硝是一种化学工艺:

硝是一种化工原料,用草木灰加上碹土熬制而成。原料的碹土是在旧墙上,离地约一尺高的地方括下用水浸泡过滤,按比例加入草木灰,在锅里熬制。后倒入大盆中在太阳下哂干,水分蒸发,留下白色结晶体就是硝盐。

熬硝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过去农村里有盛行熬硝这样的老行当,每当清晨天刚亮的时候,刮削的人就都走出家门,背着筐拿着簸箕,推着车就开始干活了。老房子、厕所等地方的墙根土和盐碱地因为时间长了就会生成一种白色的晶体,把它们刮下来后就是硝土。经过加工之后就能熬出硝和盐,而熬硝土剩下的水叫做卤水,可以用来制作豆腐或者肥料。熬硝制盐也包含了农民的致富梦想,是人们对富足生活拼搏的见证,也是人们对欣欣向荣的生活美好追求。

古代熬硝做什么用的

古代熬硝可作为肉类食品的增色剂,也可用于加快水泥的硬化速度。

硝是通过淋水浸提而提炼出来的,先用热水(75℃左右)加入浸滤器中浸提,收集满三缸滤液后,不再加水淋洗,取出滤渣,重装新料进行淋洗,当硝水浓度达到15波美度时,便可进行熬硝。

在农村的猪圈、厕所等附近的泥土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腐败以后,再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就生成硝酸。硝酸进一步与土壤中的砷、钙、镁作用,生成硝酸钾及其钙镁硝酸盐,这就是土硝。

大量硝石的简易制法

硝石的制作:相当于现在的隔水炖。你需要两个盆子。一个大盆,一个小盆。两个盆都装上水。小盆放进大盆里面。记住大盆的水一定要淹到小盆,在大盆加入硝石。进行降温。小盆将会慢慢结成冰。大盆的水凝固以后。硝石会重新出现。然后把它刮下来继续制作冰。

硝石不可以食用。因为硝酸钾会引发一种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