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是怎么引起的

农资资讯041

猪丹毒的病原有什么特点

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本菌为平直或微弯纤细小杆菌,大小为0.2~0.4微米×0.8~2.5微米。在病料内的细菌,单在、成对或成丛排列,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陈旧的肉汤培养物内和慢性病猪的心内膜疣状物中,多呈长丝状,有时很细。本菌对盐腌、火熏、干燥、腐败和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猪丹毒是怎么引起的,第1张

在病死猪的肝、脾内4℃159天,毒力仍然强大。露天放置27天的病死猪肝脏,深埋1.5米231天的病猪尸体,12.5%食盐处理并冷藏于4℃148天的猪肉中,都可以分离到猪丹毒杆菌。在一般消毒药,如2%福尔马林、l%漂白粉、1%氢氧化钠或5%碳酸中很快死亡。对热的抵抗力较弱,肉汤培养物于50℃经12~20分钟,70℃5分钟即可杀死。本菌的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它,因此可经胃而进入肠道。

猪丹毒怎么治疗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一、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其它动物、人也可感染,称为类丹毒,良性经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皮肤,吸血昆虫传播。二、临床症状:潜伏期短的1天,长的7天。急性型:常见,精神不振、体温42—43℃不退,以突然爆发,死亡高。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粘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退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天死亡。亚急性型(疹块型):病较轻,1—2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毫米,大小约1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僵直。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三、病理变化急性型猪丹毒肠粘膜发生炎性水肿,胃底、幽门部严重,小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上有小出血点,体表皮肤出现红斑,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或紫红色,质松软,包膜紧张,边缘纯圆,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滤胞的结构模糊。肾脏表面、切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肿大。??心包积水,心肌炎症变化,肝充血,红棕色。肺充血肿大。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殊变化。慢性型:溃疡性心内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赘生物,瓣膜变厚,肺充血,肾梗塞,关节肿大,变形。四、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尸体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猪丹毒病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特别是与猪瘟、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弓形虫病、李氏杆菌病作区别诊断。??必要时进行化验室诊断,常用方法:采血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等。五、防制1、加强饲养管理、农贸市场、屠宰厂、交通运输检疫工作,对购入新猪隔离观察21天,对圈、用具定期消毒。发生疫情隔离治疗、消毒。未发病猪用青霉素注射,每日二次,3—4天为止,加强免疫。??2、预防免疫,种公、母猪每年春秋两次进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免疫。育肥猪60日龄时进行一次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或猪三联苗免疫一次即可。3、治疗对发病猪抢时间治疗。①青霉素每千克体重1万单位静注或四环素每千克体重5000—10000单位或康迪注射液0。??1—0。2ml/千克体重,1日2次。②氨苄青霉素静注或用链霉素或复方磺胺嘧啶钠或洁霉素、泰乐菌素等治疗。

猪丹毒如何防治

本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3个月以上的架子猪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炎热多雨季多发,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潜伏期长短与病菌毒力强弱和猪的抵抗力有关,一般为3~5天,最长7天,最短只有24小时。猪丹毒在临床上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常见的是急性与亚急性,慢性的少见。最典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达41~42℃,猪喜卧,寒战,绝食,腹泻,呕吐,继而在胸、腹、四肢内侧和耳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或黑紫色疹块,指压可暂时退色,疹块部位稍凸起,发红,界限明显很像烙印,俗称“打火印”。有的病例,疹块中央发生坏死,久而变成皮革样痂皮。根据病型不同病理变化有所不同,急性型以败血症为特征,胃、小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出血。脾、肾脏肿大,心内膜有小出血点。亚急性主要病变为皮肤有死性疹块,疹块皮下组织充血,也有关节发炎、肿胀的。慢性病例主要是心脏二尖瓣处有溃疡性心膜炎,形成疣状团块,状如菜花。腕关节和跗关节呈现慢性关节炎,关节囊肿大,有浆液性渗出物。诊断时应注意与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瘟、猪副伤寒、弓浆虫病鉴别。[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增强机体抵抗力。定期用猪丹毒弱毒菌苗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疫苗免疫接种,仔猪在60~75日龄时皮下或肌肉注射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疫苗5毫升,3周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半年。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用猪丹毒弱毒菌苗,每头猪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9个月。也可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大小猪一律1毫升,免疫期9个月。(2)治疗时,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对败血型病猪最好首先用水剂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万~1.5万单位静脉注射,每天2次。如青霉素无效时,可改用四环素或金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万~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