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技术是啥

农资资讯040

适合的,巨菌草,是由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于1983年引进中国,经过20多年培育出适合我国气候土壤环境的草种,并由林占熺研究员以“巨菌草”命名。

菌草技术是啥,第1张

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植物,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这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直立、丛生。

1997年4月把什么作为扶贫项目

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扩展资料:

菌草技术是包括菌草种植、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以及菌料加工等综合性新技术,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菌草的种植技术。包括种植菌草治理水土流失,种植菌草治理荒漠、沙漠的技术。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的地区,菌草的栽培方法不同,在坡地、滩涂、水土流失区、干旱荒漠地区、沙漠地区等,菌草的栽培都有相应的不同方法。除了菌草的栽培技术以外,还包括菌草的加工、处理的方法等。

第二,用菌草作培养基培育香菇、蘑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技术。

第三,用菌草作培养基培育灵芝、猴头菇等多种药用菌技术。

第四,用菌草生产菌物饲料技术。

第五,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后的废菌料综合利用的技术,如用废菌料作菌料、饲料、肥料的技术等。

第六,用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的储藏、保鲜、加工等技术。

五月菌的种植技术

五月菌是一种有益的微生物,可用于种植。以下是一些种植技术的简要介绍:

1. 选择合适的土壤:五月菌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因此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

2. 将五月菌种子撒在土壤中:将五月菌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中,确保种子充分覆盖。

3. 覆盖土壤:在种子表面覆盖一层有机物,如腐叶土或堆肥,以帮助五月菌生长。

4. 保持土壤湿润:五月菌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因此定期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

5. 施肥:五月菌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进行施肥。

6. 监控生长情况:定期检查土壤和植物的生长情况,确保五月菌健康生长。

以上是种植五月菌的一些简要技术介绍,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林占熺生平事迹20字

“菌草技术走向世界,我印象最深的是援外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

林占熺说,20多年前,那里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状态,如何让他们掌握菌草这一现代生物技术,是一大难题。

“我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把技术本土化、简便化,让村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获得成功。

他们为了庆祝菌草技术示范成功,举行了非常隆重的现场会。”

林占熺还介绍说:“为了记住来自中国的帮助,一位部长把自己女儿的名字改叫‘菌草’,而且特地登报公布。

谁被称作为食用菌之父

食用菌之父戴长雅先生

戴长雅,男,汉族,1947年1月出生于宁德的古田县,他从小就特别爱钻研种植技术。1970年,他上山砍柴时,发现一棵锻木上长了一片银耳,他把这锻木取回家,研究露天锻木栽培银耳的技术,1972年,第一批锻木栽培的银耳问世了。经过不断的试验,他发现把木头粉碎了装在塑料袋里,把锻木上的银耳连着丝移植进去,银耳长的更好。1973年,戴长雅与在古田县种子公司工作的哥哥陈长江一起研究出了银耳的菌母,开创发明了人类历史上食用菌银耳袋装栽培技术。朴实的兄弟俩没想用这样的技术申请专利赚钱,想到的是无私的贡献出研究成果,无偿的传授给乡亲,带领众多的乡亲共同致富。

此后几年戴长雅依旧不断潜心从事食用菌生产研究,1980年,他成功的把香菇的种植技术研究出来,1981年他在室内试栽长裙竹荪获得成功,银耳、香菇、竹荪、茶树菇、猴头菇在古田县的推广种植都非常成功。1982年戴长雅获得古田县政府表彰 “致富能手”,是古田县第一批万元户。

1986年明溪县政府邀请去戴长雅去传授香菇种植技术,县政府将原八一军工厂的厂房提供给他,为了当地的食用菌的发展,他带领二十几个技术骨干在明溪苦干三年,把整个明溪县的上下游食用菌产业都带动起来。

戴老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青年一代,他是中国食用菌行业的导师,现今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桃李满天下。戴老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努力的将自己研究成果在全国进行推广,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戴老经常深入菇农家中,搜集、解决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难题,对部分经济困难的菇农,更是在资金和技术上提供帮助,为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乡亲们亲切的称他为“食用菌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