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黄牛的消毒方法

农资资讯034

发现牛身上长有虱子后,需要尽快将病牛和健康的牛隔离开来,然后全面消毒牛舍。

牛身上有虱子的地方要将毛剪除,再用湿布将其擦干净,每天都要给牛有虱子的地方擦药。购买适合的药物,每天喷洒在牛舍,坚持使用差不多3天就行。

鲁西黄牛的消毒方法,第1张

涂药杀虱治疗疗时可用植物油10份、硫磺1份,混合后涂擦;或用16%蝇毒磷4毫升,加水1000毫升,混合均匀后涂擦牛体;也可用花椒30克、硫磺30克,用于治疗。

百部100克,烧酒100克,将百部浸泡与烧酒中,待24小时后,用药酒涂擦有牛虱的部位;取烟叶100克,加热水1000克浸泡,待温后涂擦患部取生猪油100克、生姜100克,将生猪油剁烂,生姜先切碎后再捣烂,然后把生猪油和生姜混合并捣成泥状,在傍晚时分均匀地涂在有牛虱生长的部位,需1至2次,牛虱就会全部被消灭,还能将牛虱卵基本消灭4、取生菜油100克,用干净的棉球油涂抹于生体,每天一次,连用3至4次,也可用棉球蘸棉籽油、香油或煤油涂擦患部,取草木灰话量,放入铁锅中炒热后,均匀地撒在生身上,趁热用双手揉捞,使草木灰接触生的皮肤和牛雨5经1至2次治疗,即可将牛虱消灭:取鲜猪肥膘1块,放在火上烤热,涂擦牛虱隐蔽处。

如何对初生鲁西黄牛犊牛进行饲养管理

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鼻孔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并由母牛舔净赎牛身 上的黏液,如脐带未扯断,应用消毒过的棉绳扎住胳带,然后剪断,在犊牛出生 1小时后能尽快吃到初乳,要确保哺乳卫生和牛栏卫生,对牛栏进行彻底洗涮消 毒,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防止肠炎、脐炎、肺炎、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喂奶 要定时、定量、定温,并随时观察其精神、食欲、体温及粪便的变化。

牛流行热病毒怎么治疗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促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和运动障碍。以下带来牛流行热的症状,牛流行热怎么治。

牛流行热的症状,牛流行热怎么治

牛流行热的症状

感染该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日~3日即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该病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过去曾将该病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该病能引起牛大群发病,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量。

牛流行热的病原

牛流行热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暂时热病毒属(Ephemerovirus)。日本分离毒的大小平均为140nm×80nm。病毒的核酸为RNA型,对氯仿、乙醚敏感。发热期病毒存在于病牛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中。

分离牛流行热病毒时,以母牛血毒脑内接种为宜,适宜接种动物是初生乳鼠或仓鼠,进行脑内接种时,可分离出病毒。鼠化病毒还能在牛胚肾、犊肾和睾丸细胞上生长,并能引起牛胚肾细胞产生病理变化。

牛流行热的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侵害牛、黄牛、乳牛、水牛均可感染发病。以3岁~5岁壮年牛、乳牛、黄牛易感性**。水牛和犊牛发病较少。

病牛是该病的传染来源,其自然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楚。人工感染时,静脉注射病牛血能引起发病,而其他途径接种的结果则不一致。一般认为,该病多经呼吸道感染。此外,吸血昆虫的叮咬,以及与病畜接触的人和用具的机械传播也是可能的。

该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6月~9月。流行迅猛,短期内可使大批牛只发病,呈地方流行性或大流性。流行上还有一定周期性。约3年~5年大流行一次。病牛多为良性经过,在没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死亡率为1%~3%。

牛流行热的主要症状

潜伏期为3天~7天。

病初,病畜震颤,恶寒战粟,接着体温升高到40℃以上,稽留2天~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在体温升高的同时,可见流泪,有水样眼眵,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呼吸促迫,呼吸次数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呼吸困难,患畜发出呻吟声,呈苦闷状。这是由于发生了间质性肺气肿,有时可由窒息而死亡。

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第一胃蠕动停止,出现鼓胀或者缺乏水分,胃内容物干涸。粪便干燥,有时下痢。四肢关节浮肿疼痛,病牛呆立,跛行,以后起立困难而伏卧。

皮温不整,特别是角根、耳翼、肢端有冷感。另外,颌下可见皮下气肿。流鼻液,口炎,显著流诞。口角有泡沫。尿量减少,尿浑浊。妊娠母牛患病时可发生流产、死胎。乳量下降或泌乳停止。

该病大部分为良性经过,病死率一般在1%以下,部分病例可因四肢关节疼痛,长期不能起立而被淘汰。

由牛流行热毒引起,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有明显周期性,约3年~5年流行1次,大流行之后,常有1次小流行。多发于蚊蝇活动频繁的季节(6月份~9月份)。

病牛突然出现高热(40℃以上),一般维持2天~3天,流泪,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

呼吸急促,发出哼哼声,流鼻液;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多量流诞,粪干或下痢;四肢关节肿痛,呆立不动,呈现跛行;孕牛可流产;奶牛泌乳量下降或停止。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常呈良性经过,2天~3天即可恢复正常。

牛流行热怎么治

牛流行热怎么治

剖检可见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间质性肺气肿以及肺充血,肺水肿,淋巴结充血,肿胀,出血,真胃、水肠和盲肠呈卡他性炎症和渗出性出血。

发热初期采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或采取发热初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应与传染性鼻气管炎、茨城病、牛副流感、牛恶性卡他热加以鉴别。

预防措施

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针对流行热病毒由蚊蝇传播的特点,可每周两次用5%敌百虫液喷洒牛舍和周围排粪沟,以杀灭蚊蝇。另外,针对该病毒对酸敏感,对碱不敏感的特点,可用过氧乙酸对牛舍地面及食槽等进行消毒,以减少传染。

治疗方法

加强牛的卫生管理对该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管理不良时发病率高,并容易成为重症,增高死亡率。应立即隔离病牛并进行治疗,对假定健康牛和受威胁牛,可用新亚生物牛蹄金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高热时,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0毫升~40毫升,或30%安乃近20毫升~30毫升。重症病牛给予大剂量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链霉素,并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安钠咖、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等药物,静脉注射,每天2次。四肢关节疼痛,牛可静脉注射水杨酸钠溶液。对于因高热而脱水和由此而引起的胃内容干涸,可静脉注射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2升~4升,并向胃内灌入3%~5%的盐类溶液10升~20升。加强消毒,搞好消灭蚊蝇等吸血昆虫工作,应用牛流热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此外,也可用清肺,平喘,止咳,化痰,解热和通便的中药,辨证施治。如九味姜活汤;姜活40克,防风46克,苍术46克,细辛24克,川芎31克,白芷31克,生地31克,黄芩31克,甘草31克,生姜31克,大葱一棵。水煎二次,一次灌服。加减:寒热往来加柴胡;四肢跛行加地风、年见、木瓜、牛膝;肚胀加青皮、苹果、松壳;咳嗽加杏仁、全蒌;大便干加大黄、芒硝。均可缩短病程,促进康复。

对症疗法

(1)对体温生高,食欲废绝的牛

1、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000ML1次静脉注射,每日2~3次。

2、10%黄胺嘧啶液100ML,一次静脉注射,每日2~3次。

3、30%安乃近30~50ML,百尔定30~50ML,1次肌肉注射,每日2~3次。

(2)对呼吸困难、气喘病牛

1、输氧:速度为5~6L/MIN,持续2~3H,初期先慢,一般为3~4L/MIN,后逐渐增加。

2、25%安茶碱20~40ML;6%盐酸麻黄素液10~20ML,1次肌肉注射,每4H1次。

3、地塞米松50~70MG,

1、甘露醇或山梨醇300~500ML,一次静脉注射

2、氯丙嗪0.5~1MG/KG体重,一次肌肉注射

3、硫酸镁25~50MG/KG体重,缓慢静脉注射。

(4)对瘫痪卧地不起病牛

1、解毒、去风湿处方:25%葡萄糖液5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1500ML,10%安那加20ML,40%乌洛托平50ML,10%水杨酸钠100~200ML,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2次,连注3~5日。

2、20%葡萄糖酸钙500~1000ML,1次静脉注射。当多次用钙制剂效果不明显者,可静脉注射25%硫酸镁100~200ML。

3、0.2%硝酸土的宁10ML、康母朗30ML,百会穴注。

牛流行热怎么治

以上就是牛流行热的症状,牛流行热怎么治的全部内容,以上介绍的几种偏方,分别是针对具体症状而制定的,所以治疗前一定要确定病症,以免治疗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

散养黄牛的方法和技术

1、合理选址:合理选址是饲养土黄牛的第一步。选址应当考虑到水源、地形、气候、交通等诸多因素。饲养场应当建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捷的地方。

2、合理配置饲料:土黄牛是草食动物,其主要饲料为青草、干草、玉米秸秆等。在配置饲料时,应当根据牛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的需要,合理调配饲料,我们使用:多维太保,拌入饲料,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确保其营养均衡。此外,应当注意饲料的清洁卫生,避免饲料霉变等问题,我们使用:克霉太保,拌料,它是通过最新的生物降解的方式来脱除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3、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是保证土黄牛健康成长的关键。饲养管理制度应当包括饲养环境卫生、饲喂方法、疫病防治等多个方面。同时,应当定期进行体检、疫苗接种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牛只出现的健康问题。

4、合理控制饮水量:土黄牛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其生命活动。但是,饲养户在给牛只喂水的时候应当注意适量控制,避免过量饮水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5、建立良好的养殖环境:良好的养殖环境对土黄牛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养殖场应当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等条件,我们使用:非克太保,和,均灭太保,交替使用定期给牛舍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以确保牛只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6、合理控制育种:育种是提高土黄牛品质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育种时应当注意合理控制,避免过度交配等问题。同时,应当注意血缘关系的问题,避免亲缘交配导致的后代遗传病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