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发展的基本现状

农资资讯042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一,平稳有序地推动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并以此为“推手”带动了人民生活品质的整体性提升。在过去的近40年里,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年均超过1个百分点,目前已经有8亿多人口生活在城市。得益于城市相对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二,初步构建起了完善的城镇化体系。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体系已逐步形成了城镇集群,“大分散、小集中”的城镇空间合理布局正在形成,各类城镇共同繁荣的局面大致成型。

我国城乡发展的基本现状,第1张

第三,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综合效益显著提升。目前,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在特定的区域内,以某个或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区域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等级有序而又便捷高效的城市发展群,有效发挥了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带动功能。

第四,城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极大地改善和便利了人民的生活。目前,我国各类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经全面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初步构建起比肩乃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体系。

第五,有效避免了“贫民窟”等常见的城市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一开始就是以产业为先导,这就使得中国的各类城市始终具有比较充分的就业空间。再加上科学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使得我国成功避免了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贫民窟”、居住生活环境恶劣等主要由于城市居民贫困化而引发的“城市病”。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标杆,是中国人民对人类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贡献。具体来看,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主要借鉴意义包括:

第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策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有效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对于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健康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样离不开始终坚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

第二,高效的顶层设计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用4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城镇化进程,除了后发优势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借助于国家高效、正确的顶层设计,形成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共识。

第三,始终坚持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效经验的吸收借鉴。全球化和信息化给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和外溢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条件,也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择优学习的条件。通过持续地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避免了很多弯路。

总之,在中国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既应继续坚持以往的有效经验,也应根据新时代的新变化,适时调整城镇化策略。目前来看,近几年国内大中城市“抢人大战”的兴起,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拐点,即大都市区化阶段。从日、韩等与中国在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比较相似的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来看,人口和其他资源向少数大都市的聚集是难以避免的,但同时也会带来中小城市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因此,在城镇化的新阶段,如何平衡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中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状况?

① 城乡发展协调体系由要素、结构、功能、政策等层级构成,具有层级内协调与层级间互馈特征。

② 城乡投资、产业、收入、消费等分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投资协调指数、产业协调指数、收入协调指数、消费协调指数区域间差距依次减小。

③ 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东中西分异,高值区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少数中心城市地区。

④ 经济增长、城镇化、对农投资、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城乡协调发展,教育投资、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

如何看待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

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

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

全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一)符合世情国情农情的农村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初步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突破单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实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取消统购统销制度,稳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确定“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努力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二)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推进农村改革,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动力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农业机械化获得长足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0%。这标志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以机械作业为主、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的根本性转变。我国依靠杂交水稻等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创造了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约20%人口吃饭问题的奇迹。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78-2017年,我国粮食产量由6095亿斤增加至12358亿斤,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做到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全国粮食总产量继2013年首次突破12000亿斤大关后每年均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全国肉类总产量和水产品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等主要经济作物保持较高产量水平,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四)农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持续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大力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持续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形成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推动了主体多元化、产业专业化、业态多样化。三是持续调整和优化农业布局结构。第一产业即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下降到2017年的7.9%;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2017年在农村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3.5%、51.7%和14.9%。

(五)农民生活水平巨大提升。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 134元增加到 2015年的10772元,年均增长率7.28%。农村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现行农村扶贫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亿人下降到2017年的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的3.1%,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7年的29.3%。

(六)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0年实现农村教育“两基”目标、逐步向“两全”阶段迈进,农村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轻装上阵,社会和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展开,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五位一体”建设取得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