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合作社的历史

农资资讯079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合作社产生于195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50年只有1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初级社18个,高级社1个。

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所谓合作经济组织,首先强调的是“合作”,然后是“经济组织”,这是两个基本要素。

供销合作社是指购进各种生产资料出售给社员,同时销售社员的产品,以满足其生产上各种需要的合作社,是当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经营方式有两种,一是专营供给业务,二是兼营农产品运销或者日用工业品销售等业务。

建国初期合作社的历史,第1张

供销社出现的时期?

1954年7月,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修改了社章,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不仅成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

农村互相组是什么时候成立?

是1953年开始的。

农业生产互助组亦称“农业劳动互助组”,简称“互助组”。50年代初期,我国农民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各自的劳动力、畜力、农具不足的困难,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的劳动互助组织。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临时互助组,一般由几户农民在农忙季节临时组织起来,进行换工互助,农忙过后,即行解散,是互助组的初级形式。二是常年互助组,规模一般较临时互助组大,组员比较稳定,除全年在主要农事活动上进行劳动互助外,还进行其他农副业的互助结合,并且在组员之间有初步的劳动分工,有的还积累了小量的公共财产,是互助组的高级形式。

初二历史题:关于中国历史上四次农业生产关系改革?

建国初期是土地改革。

原因:提高农民积极性,结果很成功,但没有改变私有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是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是一样的。原因:改私有制为公有制,结果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两个失误,一个是“大跃进”,一个是“人民公社化”其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一个重大失误,过分发扬“共产风,瞎指挥”结果:使农民失去了积极性,对社会发展起了阻碍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对安徽凤阳一带的好处最大。原因:改革开放,结果:使生产力大大发展,农民积极性提高,使我国农业生产进入新的阶段。结论:制定任何措施必须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不可瞎指挥,否则会失败。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队是哪年开始的?

人民公社和生产队

人民公社是1958年-1982年中国农村中和基层政权组织相结合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属县领导。1958年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内部分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线。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一般一乡建立一社,社会合一。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人民公社遂靠解体。

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产物,是人民公社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组织中的最低一级组织单位,它既是劳动组织的基本单位,又是基本核算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负责直接组织生产、分配和完成国家的计划任务,生产队对其所有的土地、山林、草场、滩涂、牲畜、农业机械有经营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