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怎么养

农资资讯033

鲶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鲶鱼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淡水鱼类,在养殖方面也较为常见。以下是鲶鱼养殖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池塘准备:选择适合养殖的池塘或鱼塘,确保水质清洁、充足的水量和良好的通气条件。确保池塘能提供鲶鱼所需的适宜生态环境。

2. 鲶鱼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目的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鲶鱼品种。常见的鲶鱼品种有蓝鲶、白鲶和黄鲶等。

鲶鱼怎么养,第1张

3. 约束网安装:在池塘中安装合适的约束网,以防止鲶鱼逃逸或被捕食。

4. 饲料投喂:提供适宜的饲料,根据鲶鱼生长的不同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投喂。饲料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定时、定量地进行投喂。

5. 水质管理:保持池塘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处理水质异常问题,如过度污染、氧气不足或疾病爆发等。

6. 疾病控制:定期检查鲶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鲶鱼的疾病问题。可以采用预防性药物或疫苗进行疾病防控。

7. 温度控制:适宜的水温有助于鲶鱼的生长和繁殖。根据不同的鲶鱼品种选择适宜的水温范围,并保持稳定。

8.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池塘中的污泥、杂草和废弃物,保持池塘的清洁和良好的周围环境。

9. 安全防护:鲶鱼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外界的捕食动物和人为破坏,采取安全措施保护鱼群的安全。

10. 养殖管理:注意观察鲶鱼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养殖管理,包括控制养殖密度、定期测量生长速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鲶鱼养殖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等因素进行具体调整和管理。

鲶鱼怎么养?

分大口鲶和普通鲶鱼。大口鲶是一种大型鲶鱼,又有南方大口鲶和东北六须鲶鱼(怀子)两种。从肉质细嫩和营养价值来说,东北六须鲶鱼更有优势;生长速度东北六须鲶鱼更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养殖4个月就可长到3斤,两年最大可达15斤,一般10斤以上,只要水质好基本不得病,但水温不可超过30℃,否则会死亡,最适宜水温是18-26℃;南方大口鲶相对较慢。

家庭养鲶鱼方法?

鲶鱼不适合养在家里,在水盆中很难呼吸,水盆过小时还会导致身体弯曲,建议放养至池塘。

养殖环境:将大小适宜的池塘作为饲养场所,池塘要具备排水条件,附近要具有充足的水源。

建立鱼塘:用水泥砂浆压平鱼墙,底部放一些瓷砖圆柱,供鲶鱼休息。

放鱼入塘:对鱼塘消毒,待彻底洗净后再放入鲶鱼。

投喂饲料:鲶鱼达到一定规格后,混合饲喂商业饲料及其它饲料。

鲶鱼养殖?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如何养殖鲶鱼?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

3、饲料投喂: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4、摄食驯化:池塘主养怀头鲶时,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怀头鲶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怀头鲶规格大小相近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5、日常管理:定期巡塘,仔细观察怀头鲶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怀头鲶食性凶猛,同类间彼此残食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定期分级饲养,以减少个体间由于规格相差悬殊而出现的残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