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油好还是乙蒜素好

农资资讯046

大蒜素与乙蒜素的区别,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看看:

大蒜油好还是乙蒜素好,第1张

1、来源与毒性:大蒜素是从大蒜鳞茎里面直接提取出的纯天然大蒜素,和抗逆修复蛋白科学组合而成生物源杀菌剂,对作物更安全、对环境更加友好、对人和有益昆虫更加安全低毒;而乙蒜素大则是通过化学有机合成的化学产物,毒性性对于大蒜素更加高,刺激性味道更加大。

2、颜色、纯度:将5%大蒜素微乳剂和80%乙蒜素乳油分别倒入烧杯当中,可以看到大蒜素的颜色为淡黄色,液体比较透明,则表明该大蒜素纯度更高,加工工艺更好,安全性更好;乙蒜素的颜色则为深黄色,液体比较浑浊,则表明该乙蒜素里面杂质太多,安全性比较差。

3、药剂的酸碱度:使用烧杯分别将5%大蒜素微乳剂和80%乙蒜素乳油稀释相同的倍数,然后使用PH测试仪进行酸碱度测试,可以看到大蒜素的PH值为7.02,酸碱度为中性;而乙蒜素的PH值为2.85,酸碱度为偏酸性。这表明大蒜素的混配性更加好,可以与任意不是碱性的农药混用,而且是直接稀释混合,而乙蒜素因为属于酸性农药,安全性差,需要在使用之前要进行中和酸碱度至中性,之后才能与其他农药进行混配使用,所以总的来说大蒜素比乙蒜素混配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4、保护性和治疗性:大蒜素和乙蒜素对于细菌性病害的防治都有比较好的预防活性,但是在治疗活性方面,大蒜素的效果要优于乙蒜素,因为大蒜素对细菌性病害的细胞膜具有更多的作用位点,可以从多个方位对细胞膜进行破坏,让病菌迅速失去活性,从而达到迅速控制病害的作用。

5、品质改善方面:大蒜素相比于乙蒜素,除了对作物细菌性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之外,可以诱导作物产生抗逆性,提高作物的抗逆、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更健康的生长,体现在作物根系发达、叶片厚绿、茎秆粗壮等各方面

乙蒜素和吡唑醚菌酯的区别?

1、物理性质:吡唑醚菌酯的分子量为387,外观为白色至浅米色结晶体;乙蒜素的分子量为154.251,外观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

2、气味:吡唑醚菌酯一般无味,而乙蒜素有一股大蒜的臭味。

3、作用机理:吡唑醚菌酯主要是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来杀死病菌;乙蒜素主要是通过与病菌体内含硫基的物质产生反应,从而抑制病菌的正常代谢。

4、作用速度:吡唑醚菌酯主要是作为预防保护剂使用,药效比较慢;乙蒜素药效快(24小时见效,72小时控制病害)。

乙蒜素是强酸农药吗?

是,乙蒜素是一种植物仿生农药,化学式为C4H10O2S2,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大蒜臭味。一般制剂的含量是15%可湿性粉剂,20%乳油,30%乳油,80%乳油的乙蒜素。原药有90%和95%含量,系使用大蒜提取物,大蒜素的乙基同系物。属于酸性比较强的农药,所以乙蒜素是强酸农药。

乙蒜素和恶霉灵治黄萎病哪个更好?

乙蒜素治黄萎病更好。

乙蒜素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对人体、植物叶片等都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其分子结构中的二硫氧基团与病菌体内分子中含-SH基团的物质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快速抑制病菌的繁殖,杀死病菌,起到治疗和保护作用。

乙蒜素是一种从大蒜中提取的植物源杀菌剂,不但能抑制多种真菌、细菌、而且还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可有效防治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烂秧病、纹枯病等几乎所有真菌、细菌性病害。病菌还不会产生抗药性,速效性好,渗透性强,具有保护、治疗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可用于防治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烂秧病、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赤霉病、腥黑穗病、蔓枯病、疫病、绵疫病、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软腐病、姜瘟病、灰霉病、青枯病等100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等病害特效。

乙蒜素能打蒜吗?

乙蒜素可以打大蒜,能促进大蒜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