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在民间叫什么

农资资讯031

白蒿的说法?

又叫茵陈蒿,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虽然是同一种植物,但是正月和二月的是不一样的,一般人们认为,在正月采摘的白蒿才是茵陈,到了二月就只能称之为蒿。而等它更老一些,就只能砍来当成柴火了。

蓬蘽民间叫法?

蓬蘽民间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但总体来说,最为常见的是“馍荦子”和“包馍荦子”等。而其它的叫法,如“烤荦子”、“荦子饼”等,则只在特定的地区或群体中流传。 蓬蘽是一种以荦子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食品,而不同地区和群体,由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这种食品的称呼也会有所不同。 除了不同的叫法外,蓬蘽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环境下还有着不同的做法和配料。比如,在南方地区,人们通常会将荦子制作成“菜蓬蘽”,而在北方,则有着制作“甜蓬蘽”等独特的做法和口味。这些都是因地制宜的传统美食文化的体现。

端午节泡青蒿酒有什么意思?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青蒿在民间叫什么,第1张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青蒿、龙般花、柚子叶等植物除了悬挂避邪之外,还用于在端午节煮水给全家人洗头洗澡,杀虫止痒除疫气。青蒿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清湿热、透骨蒸、利湿退黄等作用,可治疗湿热病、暑热温病、疟疾、黄疸、痢疾、疮癣等病症。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但是水煮后疗效消失,只可生用。青蒿可制成青蒿酒,对于慢性病者尤为适宜,可长期服用。端午一般都是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青蒿酒较少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野生白蒿和家养白蒿区别?

白蒿:白蒿的茎是长短不一的,颜色为绿色,直径大概是在5mm左右,可以看到茎上的纵棱,上面有很密的小柔毛,比较容易折断,可以看到互生的枝叶。叶子皱缩,完整的叶子平展开后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是呈线形的,正面和反面都有柔毛。

野生白蒿的茎稀少数,圆柱形,单生,茎高15-60cm左右,基部直径在0.6cm,颜色是紫红色,具有纵棱。叶子呈绿色,基生叶子多数,长10-14cm左右,宽在2-3.5cm。臭蒿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有着很浓烈的臭味。

白蒿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是一种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生长的速度是很快的,在每年春季3-4月份就会逐渐开始生长,到了8月份中旬就会开花了,等到9月初的时候会结果,10月份初就会生长成熟。主要是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生长,它是能耐干旱和严寒的植物,而且适应能力也很好,可以在丘陵、山地、高平原等地生长,但是不能在低湿的盐渍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