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缺元素表现?

农资资讯026

1 缺氮

荔枝缺元素表现?,第1张

新梢未能及时抽出或生长量少。叶小、叶色黄化暗绿,叶缘微卷曲,新叶及老叶均易脱落,根少,生长差,根系小,树势弱。严重时叶尖和叶缘出现棕褐色,边缘有枯斑,并向主脉扩展。

1.1发生原因

缺氮多发生在生长旺盛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引起缺氮的因素有①轻质砂+和有机质盆

乏的土壤:②士壤理化性质不良,排水不畅,土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的十壤;③施用大量绿肥及新鲜秸秆等有机肥,容易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新鲜秸秆等有机肥分解过程夺取土壤有效氮而引起暂时性缺氮。土壤全氮>0.07 毫克/千克;速效氮含量为 7-15 毫克,千克,荔枝叶片含氮1.47%-2.20%。花穗后1-2周叶片含氮量1.5%-1.8%。

1.2矫治方法

当新生叶因缺氮出现黄色时。可用0.3%-0.5%尿素进行根外追肥矫正。为了能及时满

足对氟素营养的需要,在生长期内除1年3次十壤施肥外,还应根据生育情况进行多次根外

追肥,大年树多花时应比小年少花增加氮肥用量。

2 缺钾

叶片大小近似千正常,与正常时差异不大,鱼稍淡,叶尖灰白,枯焦,叶缘棕褐鱼,逐

渐沿小叶边缘向小叶基部扩展,边缘弯曲有枯斑;抽梢后大量落叶,中脉两旁有平行小枯斑。根系不发达。老叶尖叶,缘发黄或变褐、干枯直至烧焦状,黄化向,脉间扩展呈褐斑点。荔枝叶钾含量的适宜标准各地提出的叶片钾索含量的适宜标准不尽一致。

2.1 发生原因

十壤供钾能力对荔枝钾素营养需求具有最直接的影响。荔枝多分布干赤红壤士带,受成

十母质和地理气候的影响,十壤淋溶流失大,速效性钾含量低,特别是丘陵山坡地十壤含钾

量更低。果农多偏重施用氮肥,忽视钾肥的配合施用,导致始花期叶氮量偏高,叶钾量偏低,

氮钾比例不当,树体营养不协调,花穗抽生少,落花落果亚重。荔枝叶片中的钾素营养还受

其他元素的制约。荔枝叶片中氮随含量增加,钾含量减少,钙、镁含量增加。土壤速效钾 40 -60毫克/千克,荔枝花穗后1-2周叶片含钾量0.7%-1.4%。年生长周期中荔枝叶钾含量以10-12月份最高,6-7月份最低。含钾0.95%-1.05%。谢花期叶片含钾量<0.2%者基本不能坐果:含钾0.2%-0.3%。坐果能力很差;凡坐果率较高的树,其叶片含钾量均>0.3%。

2.2矫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实行配方施肥。施钾能减少抽发冬梢。从而对开花有利。在生长期用喷施0.5%硫酸钾数次,或冬季、初春每株根施硫酸钾 0.12-0.15千克。荔枝结果树施钾肥,一般分3次施用。即采果肥和花前肥钾肥用量各占全年施钾肥的25%;壮果肥占全年钾肥用量的50%,在开花后至第2次生理落果前施入。

3 缺钙

叶片变小,沿小叶边缘出现枯斑。造成叶边缘弯曲,当新梢抽生后即大量落叶,中脉两

旁出现川平星平行分布的细小枯斑,亚重时枯斑增大,并连成斑块,新档生长后即落叶。根

量明显减少。根系生长不良,易引起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