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是什么粮食

农资资讯036

“谷”的本义指山谷,即两山间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或水道。山谷内不便于行走,故又比喻为困境,如:进退维谷。“谷”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属会意字,古字形上部像水流出的样子,下部像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

谷物的“谷”本作“?”,属形声字,从禾、?(què)声。“?”本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也专指谷子,是一种草本植物。在一些方言中,“谷”也指稻。典籍中“?”和“谷”常通用。汉字简化时,用“谷”代替“?”。但仅限用于粮食作物,“?”用于其他意义(美善、姓氏等)时不宜简化为“谷”

谷是什么粮食,第1张

中国古代粮食被称为"谷"谷与传统粮食的谷物概念一样吗?

现在的谷一般指的是稻谷,传统的谷物指的是五谷。

在《黄帝内经》中,五谷被称之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谷泛指五类作物,即“悬、藤、根、角、穗”。

现代常用汉语中,通常说的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所以五谷也是粮食作物的统称。

而古代的“五谷”一词,一般是指的是:粟、豆 、麻、麦、稻;同时五谷亦可为泛词,泛指农作物或农产品。可延伸为含谷类或以土生作物为原料的食品和饮品等。

在古代的汉语中,“谷”跟“榖”两个字到底有什么区别?

谷,这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的上半部像流水,下半部是一个口形,用来表示山谷的谷口,整个字形像山谷之间的溪水流出谷口的形状,用来指称两山之间的水流或水道。《说文》:谷,泉出通川为谷,从水见半,出于口。故谷字又引申指两山之间的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如深谷,峡谷。山谷地形险恶,行进困难,所以谷字也引申指困境,如进退维谷。谷字也作粮食意义的繁体字“榖”。 “榖”字金文左下是禾,指庄稼,余下部分是没有“几”字的壳字(即现时简化了的壳字)。管里指稃壳,兼表声。“榖”字的本义是指庄稼和粮食。由粮食引申为“俸禄”。作名词解。

五谷稻麦黍稷的意思?

五谷稻麦黍菽稷代表:稻指的是水稻,麦指的是小麦,黍指的是黄米,菽指的是大豆,稷指的是小米。五谷指的是古代的五种谷物,古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第一种说法中有稻无麻,第二种说法中有麻无稻。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其中,黍、稷、麦、菽指的是黄米、粘米、小麦和大豆。“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五谷是指哪五种粮食?

关于五谷的主流说法是稻(俗称水稻、大)、黍(俗称黄米)、稷(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

但是,又有些其他的说法。比如,《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三十三种,豆类有十四种,总共四十七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