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斤小猪拉稀怎么治

农资资讯043

30多斤的仔猪拉稀怎么办?

看粪便颜色,如果是饲料颜色,可能消化不良,控制投喂量就好;如果有红痢或白痢,可以选择抗生素组合,比如10%硫酸粘杆菌素+恩拉霉素,按治疗量拌料或者水喂;也可以选择益生菌(芽孢杆菌或者乳酸菌、丁酸梭菌,不要选择酵母)+蒙脱石拌料;这个方法更加推荐!

三十斤小猪拉稀怎么治,第1张

二三十斤仔猪拉稀怎么治?

主要是看出生几天的小猪,如果是出生6天以内的仔猪拉的黄白痢是母猪本身问题,要提前给母猪注射三联预防腹泻的疫苗,如果是出生7天以后的仔猪拉黄白痢给仔猪口服庆大霉素1毫升,连用2到3天即可。

30斤的猪拉肚子?

近来,很多猪场出现因多种因素导致猪拉肚子且以猪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尤为仔猪多见,应用抗生素效果不太明显,死亡率很高,且伴有发热,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有的还带有咳喘现象,给养猪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1、外感型痢疾,由气温突然下降,或被冷风寒气侵袭后引起,患猪精神不振,腹部气胀,粪便呈酸臭味,四肢两耳俱冷;

2、脾虚型痢疾,患猪由于天气寒冷,不喜饮食,懒动喜卧,粪便如浆,臭味不重;

3、伤食生痢疾,食用青绿色饲料过多引起,患猪腹部微有胀大、隐痛,粪便稀软酸臭,颜色发黄而粘,且含有未消化食物;

4、寒湿型痢疾,由于天气寒冷,圈舍过于潮湿引起,患猪食欲减退或不食,粪便稀薄如水,无特殊气味,有时会咳嗽,咳嗽时常有稀薄的粪便从肛门喷出;

5、湿热型痢疾,由于秋季阴雨连绵、地气潮湿、饲料发霉变质引起,患猪体温高,耳鼻俱热,口气恶臭,粪便稀薄,臭气重。猪腹泻防治方案1、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适应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防止因天气忽变导致发病,控制适当的饲养密度,定期圈舍消毒,做到“圈干、槽净,猪养好”;2、做好常规的疫苗免疫,建立适合本猪场的科学的免疫程序,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少要做到一圈猪一针头;3、母猪产前产后要做好畜炎保健和疫苗免疫,预防仔猪出生后腹泻病的发生;4、仔猪保健方案:仔猪键2000g+10%阿莫西林500g+连参止痢颗粒500g拌料1000斤,连续饲喂7-10天。

产床仔猪拉稀快速解决方法?

应这样有效处理:

初步判定腹泻类型

首先要根据仔猪发生规律(发病日龄、临床症状、粪便形状、发病率、病死率、有无传染性),初步确定腹泻类型。

不同腹泻类型

黄色糊状、含泡沫的粪便

“蛋花样”腹泻

根据不同腹泻类型,采取针对性举措

01.针对仔猪黄痢

每头仔猪灌服莱特旺1次3-5ml,每天2次,连用3-5天,在灌服时需要注意在气温较低时,先将莱特旺放在保温灯下烤热一下,然后再灌服,避免将药液灌入气管。

仔猪黄痢

02

针对球虫性腹泻

给仔猪灌服托曲珠利、地克珠利或磺胺类药物。

仔猪球虫性腹泻

03

针对伪狂犬引起的腹泻

全窝仔猪免疫伪狂犬疫苗,每头仔猪滴鼻伪狂犬疫苗1头份,并同时肌注伪狂犬疫苗1头份,母猪同步肌注免疫伪狂犬疫苗2头份。

伪狂犬腹泻

04

针对仔猪营养性腹泻

①如出现母猪产后炎症针对产后3天以内的母猪,使用1瓶宫炎净+2支重症混感清冲宫,并肌注20ml恩诺清+15ml易针康,个别情况严重的母猪可考虑输液或再次重复上述操作;针对产后3天以上的母猪,先在母猪后海穴肌注1支氯前列烯醇,间隔6h后再进行冲宫。

②如母猪出现奶水不足针对产后3天以内的母猪,可考虑使用静脉推注1支缩宫素+20ml林可霉素注射液,每头母猪每天添加奶多多4-6片,连用3-5天,后续每头母猪每天添加奶多多2片,并提升母猪采食量。

③如出现母猪乳房炎针对轻微的乳房炎,可将其他窝中个体大的仔猪调过来,通过仔猪吸吮即可解决;针对严重的乳房炎,先用热毛巾热敷,再将凝乳快挤揉,并肌注20mL恩诺清+15mL易针康。

05

针对流行性腹泻

(1)5日龄以下仔猪,直接处死、无害化处理;

(2)5-14日龄仔猪,按下表措施处理:

5-14日龄流行性腹泻具体措施表

(3)14日龄以上仔猪:

直接断奶至保育舍,保育舍温度维持在28-30℃,前3天给仔猪在料盘中添加人工乳,3天后逐渐从水料-粥料(水+教槽料)-颗粒料,建议在水料-粥料添加阿倍舒,预防继发感染。

产房仔猪腹泻由于发病原因众多,在处理腹泻问题时,应根据发病规律弄清主要病因,然后再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忌自乱手脚、胡乱投药,才能真正将腹泻损伤降到最低。

30斤左右小猪样吃多了会不会拉稀?

根据小猪的体重和食量来看,吃多了可能会导致拉稀。小猪的消化系统相对较小,如果摄入过多的食物,消化系统可能无法完全吸收和处理,导致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水分无法被充分吸收,从而引起拉稀。

此外,食物过多还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衡,进一步导致消化问题。因此,为了保持小猪的健康,需要控制其食量,避免过度喂食。如果小猪出现拉稀的情况,应及时调整饮食,给予适量的食物,并观察其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如情况持续或加重,建议咨询兽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